法律规定引产假不要扣工资,根据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存在着流产的情况之下是可以休假的。女性员工生育是可以最多享受98天的产假的,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的时间,如果是难产的话,可以增加15天产假。
法律规定引产假要扣工资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法律规定引产假不要扣工资,根据我国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存在着流产的情况之下是可以休假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1、按现行规定,人流休假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特殊工种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是什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特殊工种是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特殊工种的范围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确定,特殊工种不是一个正式的概念,只是约定俗成的叫法。所以法律法规对它没有正式的定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法律规定过节费没有扣个税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法律规定过节费需要扣个人所得税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从单位取得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所得,均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范畴。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过节费不属于该文件所列举的企业职工福利费扣除的范围。因此,现金形式发放的过节费不属于福利费,应属工资薪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过节费,不管放在哪个科目核算,都应当并入当期工资、薪金所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0414.html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