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的权利义务,工资待遇。那么拿走劳动合同告公司是否可以?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今天本文内容整理一些相关法律知识分享给大家,多数法律问题情况复杂且专业性较强,若遇到了法律问题首要建议本站进行免费问律师,尽量详细以便针对性解答您所遇到的法律问题。
一、拿走劳动合同告公司是否可以
拿走劳动合同告公司是可以,辞职劳动合同是可以拿走一份的,这个做法是合理的。劳动合同一式二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你的那份劳动合同属于你个人,与单位无关,可以任意处置。用人单位的那份劳动合同属于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留离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至少两年。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二、劳动合同被公司拿走怎么办
公司如果扣留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首先可以要求公司必须提供一份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必须一份劳动合同要双份,一份在用人单位处,一份在劳动者处,如果劳动者要求公司提供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拒不提供,那么劳动者可以直接发起劳动仲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持一份。公司无权把应当由劳动者持有的劳动合同文本收回。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司坚持收回的,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三、民法典中员工不履行劳动合同可以告吗
劳动者不履行劳动全责的约定,造成公司损失的,公司可以告劳动者,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而告劳动者一般是先申请劳动仲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以上就是关于拿走劳动合同告公司是否可以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内容分享,相信大家阅读后有了更多了解,一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有多少个劳动者就需要签订多少份劳动合同,签订完后,通常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执一份。当遇到法律方面问题时,不要惊慌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寻求解决,本站提供专业律师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在线免费问律师或者电话咨询律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25873.html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