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相关的方式来维权。在发生劳动争议中和劳动者是可以和用人单位积极的来进行协商的,也可以在其他的有权威的组织机构的组织之下达成和解的协议。
劳务工资纠纷怎么维权?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2、调解: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5、法律依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没有签劳动合同扣工资怎么办?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没有签劳动合同被扣工资的,可以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第十八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解除劳动合同的月工资怎么计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ldjf/14258.html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中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