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非法出卖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
非法出卖武器装备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制度。所谓武器装备,是指用于杀伤敌人和破坏敌人作战设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设备,如枪、炮、弹药、战车、飞机、舰艇、化学武器、核武器和侦察、通讯、工程、防化、防空技术设备等。武器装备的完好程度直接关系到邻队战斗力的强弱。武器装备是部队战斗力的主要物质基础,加强武器装备的管理,制止各种危害武器装备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武器装备随时在编在位,是巩固部队战斗力的客观需要。近年来,中央军委和解放军各总部颁布施行了一系列涉及武器装备管理的法规、规章,对武器装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法将武器装备出卖或者转让的行为,造成部队武器装备的短缺,破坏了部队武器装备的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还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管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未经总参谋部批准,严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擅自馈赠、出售、交换武器装备,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武器装备规定,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行为。根据有关武器装备管理法规的规定,部队的武器装备由于使用、储存年久、性能下降,型号技术落后,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装备部队的,可以作退役或者报废处理。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储存备用、教学、训练、装备民兵、拆件留用、拨作非军事使用或者作废旧物资等处置。未经总参谋部批准,严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擅自馈赠、出售、交换武器装备。非法,是指未经军队有权机关批准,擅自出卖、转让行为人依法配置、掌管和使用的军用武器装备。出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军用武器装备的行为。转让,是指私下将武器装备赠与他人或者以此换取其他物品。根据武器装备管理法规的规定,武器装备依其质量状况,分为新品、堪用品、待修品和废品四个等级。非法出卖、转让的武器装备应是部队在编的、正在使用的以及储存备用的武器装备,从武器装备的等级看,不包括已确定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因为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已不能直接形成部队的战斗力。行为人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的行为改变了武器装备的所有权。如果行为人是将武器装备暂时出借、出租给他人,并没有改变其所有权,不能认为是转让武器装备。非法出卖、转让的武器装备应是行为人合法管理或者执掌的。如果是将抢劫、盗窃、骗取、抢夺的武器装备出卖或者转让的,应按本法各章有关条文对这类犯罪规定的加重情节论处,而不再以此条文定罪量刑。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的,只要发生该行为,无论是否造成盈利的后果,均构成本罪,也不论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数额是否巨大,情节是否恶劣,均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但对于出卖、转让大量武器装备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加重处罚。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罪适用于申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的行为,将会造成破坏部队武器装备管理秩序、削弱部队战斗力的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将使用其出卖、转让的武器装备实施更严重的犯罪,则应对行为人以他人所实施的犯罪共犯论处,不再单独定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非法搜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非法搜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是指: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隐私权。所谓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住宅和个人生活不受侵扰,与社会无关的个人信息和个人事务不被不当披露为内容的人格权,包括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生活的自由权和私人领域的占有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1)姓名、住址、肖像、私人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不被公开的权利;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2)储蓄或者其他财产状况,非有正当理由不得调查和公开;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3)社会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非有正当理由不得调查、刺探和公开;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4)档案材料应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5)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6)个人生活不受监视或骚扰;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7)通信、日记或其他私人文件不得刺探和公开;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8)夫妻合法的性生活不受非法干扰、调查和公开,婚外性关系非关系社会利益,不得任意公开;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9)不愿让他人知道的有关经历和纯属个人私事,非有正当理由不得予以公开;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10)其他与社会公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生活缺陷、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非有正当理由亦不得刺探和公开。搜查是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过程中,采取的一项收集证据、查获犯罪人的措施,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一种妨害,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就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搜查他人身体和住宅的行为,所谓搜查,是指搜索检查,既包括对他人身体的搜查,如摸索、掏翻等,又包括对他人住宅的搜查,如搜索、翻看、检查、挖掘等。非法搜查是合法搜查的对称。我国法律对享有搜查权的人员、搜查的对象、地点以及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1)享有搜查权的人员是侦查人员,即经合法授权或批准依法对刑事案件执行侦查、预审等任务的侦查人员,包括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侦查人员以及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侦查人员;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2)搜查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证据的人;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3)搜查的地点包括上述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点;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15713.html
(4)搜查的程序有四:
一是出示搜查证。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除非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紧急情况,才可以无证进行搜查;
二是要求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
三是只能由女工作人员搜查妇女的身体;
四是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笔录应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员或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共同签名或者盖章。如果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符合上述规定的搜查,即为合法搜查。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无论其是否是有搜查权的侦查人员。也有人认为本罪是特殊主体,即有搜查权的侦查人员。理由是:
搜查是法律赋予侦查人员的特有权利,本罪正是为防止其滥用这一权利而规定的。实际上,无搜查权的人擅自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亦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不能由间接故意或者过失构成。其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如:
有的是为了搜寻控告对方的“罪证”;
有的是为了查找失窃的财物;
有的是为了寻找离家出走的亲人等,但何种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