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拘役需要开庭,因为属于刑事案件的情况之下,那么就属于开庭来判处拘役,在我们国家指的就是短期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措施,而这也是属于我国主刑当中的一种,拘役的期限是一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被判处拘役需要开庭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被判处拘役需要开庭,属于刑事案件,需开庭审理。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禁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拘役有如下特点: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1、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2、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给报酬。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3、拘役期满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拘役期间,可以申请回家居住一至两天,由执行机关批准。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刑法》第四十三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拘传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强制力最轻的一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均有权决定适用。但是司法实践中拘传执行者是公安机关。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不认罪法院怎么判?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被告方不认罪,但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法院可以依法判定有罪。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刑事诉讼法》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第五十五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xsbh/22944.html
一审认罪二审不认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看是否有新的证据材料。如果一审认罪是处于刑诉逼供,则因为程序违法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若不是,则看新的证据是否有利于,结果可能是:
1、撤销一审判决,二审直接改判;
2、撤销一审,发回重审;
3、维持一审判决。
如遇到问题类似还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先在线咨询律师可谓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