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丢件可以通过报警进行索赔,也可以与快递站点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找该快递公司总部投诉;消费者可以向当地邮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提出申诉,涉及赔偿金额较大时,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如果快递丢了报警有用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报警是有用的,警察应该管。快递丢件也可以与快递网点协商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找该快递公司总部投诉;如果双方依旧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邮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也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提出申诉,如果涉及赔偿金额较大时,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一般包裹,快递公司除了要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主要是根据实际损失赔偿,且只赔偿直接损失,不赔偿间接损失。保价包裹除了免除服务费用,还要按照保值金额赔偿。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法律依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三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超4成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如果吃出问题可以投诉吗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可以投诉。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需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国家对临期食品的既定标准是什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随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法律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shpc/23356.html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