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两岁半宝宝离婚孩子归谁,哪些情况之下法院会准予离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两岁半宝宝离婚孩子归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两岁半宝宝离婚孩子一般是由人民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离婚后孩子的归属,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2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亲生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另外,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此外,2-8周岁的孩子,可协商解决,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考虑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8周岁以上的孩子,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小孩未满三岁离婚怎么判抚养权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小孩未满三岁离婚判抚养权一般是归属于女方所有。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做协商,协商不成的,法院依据究竟由谁来抚养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比较有利作出判决。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这是法律中强制性的规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已经决定归属的抚养权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变更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哺乳期离婚娃儿抚养费怎么判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首先由父母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可起诉至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判决,无论是协商还是判决,都应以三个方面的因素为确定依据: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yjt/13231.html
(一)是子女成长的实际需要;
(二)是父母双方的实际承担能力;
(三)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即使是父母双方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法院也应查实双方是否符合上述依据。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