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里面的违约金具体多少由双方自行协商决定即可,只要双方都认同,那么不管写多少都是可以的,如果合同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没有违约的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进行相应的赔偿,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或者是继续履行合同。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合同里面的违约金怎样写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违约金没有规定的比例,双方都接受就行.违约金的比例规定要看具体的内容,如开发商延期交房,其违约赔偿为万分之二;买方违约,定金不能收回,卖方违约加倍返还定金等.一般涉及到开发商违约的内容,赔偿的比例就较低.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司法解释中的“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应该是对民法典违约金过高的一个注解,而不是对违约金比例的规定。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合同违约扣多少违约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违约金的扣除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即为合适,具体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判定。一般违约金应当与实际照常的损失相当,不宜超过损失的30%,如果超过了通常就属于过高的情况了,违约方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1、法定违约金是指在一些法规(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等)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2、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违约金比例。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的,则可按《民法典》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条款,但只要由于违约造成了对方的损失,违约方就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可按照签订合同时有效的有关条例的规定执行,有关条例对违约金比例未作规定,而违约又未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以下着重谈谈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确定和适用。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文章源自法居网法居网-https://laws.77shw.com/htjf/21203.html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法律问题中,案件情况不同,具有特殊性,为了有效解决您的问题,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解释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评论